人物 韩瑾:实验室里天地广
生,博士期间获得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奖学金、博士生优秀学业奖一等奖及三等奖。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三篇,申请专利一项,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。
硕士期间获得校一等学业奖学金,光华二等奖学金。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两篇,申请专利两项(均已授权)。
博士期间获得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奖学金、博士生优秀学业奖一等奖及三等奖。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三篇,申请专利一项,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。
2017东元科技创意竞赛决赛于8月22日在台北落下帷幕,韩瑾和其他四名队员组成的团队不负众望,在名校云集的赛事中脱颖而出,凭借参赛项目“Trash into Treasure:Use Flue Gas SO2 to Produce H2”获得竞赛(国际赛)季军 。
东元科技创意竞赛于2006年揭开序幕,是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高校科技赛事。自2009年起,为加强海峡两岸高校的交流,该竞赛年年都会邀请部分大陆顶尖高校参赛,再加上来自世界各地名校的同台竞擂,历来群雄逐鹿,难分高下。本次竞赛的主题为“绿色科技”,共有17所高校入围决赛,包括北大清华等国内高等学府,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、日本东京大学、新加坡国立大学、南洋理工大学和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。
“压力还是比较大的。”谈及此次竞赛,韩瑾坦诚地表示。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张立武教授是他们团队的指导老师,去年张立武课题组的同学组成的团队先行征战,第一次参加高手如林的东元科技创意竞赛即取得了佳绩,可惜止步前三甲。今年韩瑾团队不仅要拿回这块失去的高地,更是代表着学校与其他高校竞争,肩上负的担子必然不会轻松。
尽管如此,韩瑾团队还是凭借着出色的表现过五关斩六将,最终在决赛中拿到国际赛季军的优异名次。“主要还是我们整个团队齐心协力,大家都很认真地想要做好这个事情,希望为学校增光。”韩瑾提到团队为这次竞赛做出的努力,自4月份收到主办方的邀请、被学校选派为参赛队后,张立武教授根据竞赛的主题确定了参赛项目,大家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该项目的准备中,在之后材料的整理及撰写方面,队员耗费了非常大的心力。仅材料就前前后后修改了好几遍,期间又正逢实验室搬迁,各种事情都堆到了一起。为了做好参赛准备,队员们都把自己的假期贡献给了这个比赛。
事实上,此次项目能够获奖,也得益于张立武教授2年前开启的一个关于光化学反应的课题。张立武教授设想通过光电化学反应,将二氧化硫脱除与光电解水制氢进行结合,实现“用二氧化硫制氢”,“相当于把两个独立的过程合并为一个过程,更加节能环保,实现资源有效利用。”韩瑾评价道。她于2015年9月份进入复旦学习,同时进入了张立武教授的课题组,调研了该领域相关情况后,两个月后便着手该实验。除了持续跟进光化学反应的实验,之后的两年时间,韩瑾大多在实验室度过。
韩瑾本科就读于辽宁科技大学,之后考到了上海大学读硕士,现在是复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三学生。本科四年,硕士三年,博士两年,回首一路求学历程,韩瑾已与化学相伴了九年。
她是甘肃人,本科却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辽宁。于她而言,这不仅是从西北到东北的地域跨越,更标志着茫茫学海中自我与化学的对接。关于为何需要读理科的原因,韩瑾的回答很实在。“按照当时高考分数线的情况,理科能够被录取的几率较高。文科要背很多东西。权衡下来,自己更适合读理科。”
四年后到了毕业的关口,参加工作或者继续学习的选择题摆到面前,韩瑾选择了后者。考研会面临考不上的风险,韩瑾仔细想了想,在感觉自己喜欢且适合做学术的情况下,就应该要尽力一试。“压力大的时候,我会想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。”韩瑾谈到当时考研的历程,表明了自己是一个对结果看得很淡的人,不会定太高的要求,但面对产自现实的压力,她会主动思索处理问题的办法。
环境科学专业大四本科生李克俭与韩瑾在同一个实验室,他也参加了此次东元科技创意竞赛,在访谈中,他表示韩瑾很适合做学术。在李克俭看来,韩瑾是一个非常有想法,有整体的设计构思的人。李克俭进实验室的时间比韩瑾晚了一年,“我刚进实验室的那会,什么都不会,师姐就很细心地指导我,帮我理清思路。”
尽管受到实验室同学的好评与肯定,韩瑾在学术这条路上一直走得很谦逊。在承认天赋有一定重要性的同时,她表明了自己更相信努力的作用。最开始接触实验的时候,韩瑾也是两手摸黑,什么都不太懂。当时的她没什么经验,觉得实验很难,所以常常在实验室呆到很晚才回寝室。在老师的帮助下,韩瑾慢慢地掌握到实验的要领,在做过一段时间后,有了自己的积累,于是就得心应手起来。
韩瑾觉得自身在学术上的成绩并不算突出,但是做的事情却很有意义。从研究生时期开始,韩瑾便开始做烟气治理的研究,现在做大气污染物的利用,都属于大气污染治理领域。她戏称自己跟烟气杠上了,因为她硕士做脱硝,博士在做脱硫,都属于烟气处理方向。
做实验常常与坐冷板凳相提并论,因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都有较大的不可控的因素在,往往实验者付出了很多心血,却很难得到相应的回报。韩瑾却非常享受实验的过程,并认为它是对自我、对人生的一个探索。她以自己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,做出了阐释。
韩瑾发表的论文数量并不多,但论文所在期刊在环境领域认可度较高。第一篇论文从定稿到最后发表,历经一年。在审稿过程中,大部分审稿人认为这个工作具备极高的创新点及意义,但是也有审稿人认为这个工作还差点火候,要进一步补充完善。
“我和老师认为审稿人提的意见也很在理,就不断补充完善相关实验。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修改后,选择了适合这篇论文的归宿。最终得到了满意的结果。”“虽然过程不是一帆风顺,但是每次审稿人的意见也为论文的发表提供了良好的建议。其实这也是一种学术交流,通常好的东西都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得到。”韩瑾说。
对韩瑾来说,所有的事情都像做实验一样,个体对它有一个预期,但并不知道它会是什么结果。当结果与预期相符的时候,个体会很有成就感。但如果不一样,“你也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。”韩瑾表示,人生对她来说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。每一次人生的端口,包括考研,读博,都是一次选择与探索。生命中的每一件事,每一次选择,并不存在好坏之分,而都只是经历的不同表现形式。
关键是你要有一个信念,那个信念摆在那里,有了完成这个信念的想法,就会慢慢走下去,一步步靠近这个信念。
对于韩瑾来说,做学术就是她的信念,由实验室所延伸出去的大气污染治理的天地十分广袤,就是她靠近自己信念的舞台。
上一条: AI重新定义光感知谁在左右潮水方向